(一)为什么要读博?
为什么一定要这么执着地读博?1. 因为当一名 大学教授 是我的人生梦想,想在大学里教书,我想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分享给大家,为祖国的花朵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2. 因为我有一个执念—— 红袍加身 ,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3. 因为我想 留在高校工作 ,硕士毕业直接留在高校的可能性太小,我喜欢学校的健身公园,我舍弃不了它,我想每天都与它见面,为了健身公园,塑胶跑道我也要继续读书留在高校;
4. 我还想在大城市多待几年,再见一见大城市的世面,再感受感受大城市的氛围,如果可以,我 想在大城市定居 ;
5. 因为自己脑子里的东西还是太少,懂的会的太少,本科和研究生没有好好利用时间,错失了太多,我想通过读博这几年,让自己再充实一些,让自己更有价值,想要学的还有太多,摄影,PS修图技巧,读书提升思想内涵,自媒体的运营,还有很多兴趣没有培养好,所以 还想继续学习提升自己 ,继续在没人打扰的时候提升自己(五年计划);
6. 因为我 还要继续变优秀 ,不然会有渣男追,会有很多烂桃花;
7. 因为毕业时我的党员还没有转正,我想继续读书将 党员转正 ;
8. 因为现在我还有好多稿纸和笔记本没有用,我不喜欢浪费,想把他们都用完,所以要 继续读书 ,做笔记思考;
9. 我家三代为农,我 想从我这一代有所改观 ,尤其是对自己的后代。从小就特别羡慕老师的孩子,感觉老师的孩子很厉害,不仅学习厉害,还会各种绘画,钢琴,芭蕾,书法等各种闪光点,这种在我身上的遗憾想要在下一代身上弥补过来;
10. 我想等父母以后老去,不那么辛苦挣钱,11. 因为我 想离我喜欢的人更近一些 ,这样见面的机会就更大一些;
12.我不想我的人生就此戛然而止,对目前的生活不是特别满意,想要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不想就这样去结束自己的学习生涯,也算是弥补自己在研究生阶段的一个遗憾!
(二)为什么要读博士
读博士的原因:更具有竞争力、可以提高理想、实现人生规划等。1、更具有竞争力:不论是哪个专业,同岗位上博士生还是要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
2、可以提高理想:加强职业信念,提高个人理想.3、实现人生规划:提高个人技能,实现个人职业规划目标。4、提升人生阅历:接触更多的资源,了解建立广泛的学术关系。5、拥有不同的体验:考博也是体验另一种生活方式,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的。
6、坚定信念:如果确定要考博的话,那就要下定决心,任何一件事如果不下定决心去做的话往往都不会成功,有些人是边工作边考博,医院工作比较忙,下班已经非常累,不想学习,所以你要有坚定的信念,克服这些困难。
博士的意义:博士研究生即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简称博士生,是研究生学历的最高一级。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考上了博士,读博士等,正是指博士研究生。
正在读的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严格来讲只能称为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因此,按照国际惯例,在正式场合,只有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能冠之以\
(三)为什么要读博士呢?
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攻读研究生的人越来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涯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很多同学自己也很迷茫,会在的午夜梦回的时候问问自己读研读博的原因,是兴趣抑或是逃避?是追求还是盲从?然而对于已经读研的同学们,读研的初衷可能已经不是一个那么重要的问题了,更重要的问题是该怎么读研?
我们打算采访一下技能树粉丝中的那些研究生们,希望从他们的回答中给迷茫的大家给予些许勇气,可以坚定自己的路该怎么走,研究该怎么做,求学生涯该怎么做决定。
注意我们的第一个小采访开始了来自又神秘星球的某老师来看看他对他的博士生活做的一些总结您的博士起始和截止时间是什么时候?博士起止是2001.12-2007\/07您的毕业院校及专业方向UW-Madison Genetics您的博士毕业论文大概是哪个方面的?就是果蝇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的相关研究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攻读博士学位?读博士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对科研的兴趣。博士期间,是什么时候开始确定好自己的毕业课题方向?博士课题是老板指定的还记得当初确定好毕业课题之后的心情吗?可以两三句话描述一下。比如对这个课题的期望,以及自己的信心或者其他。
博士的第一个课题做了两年半没有结果,后来换了题。换题的时候心情很复杂,既觉得解脱又觉得无奈。
虽然博士的毕业课题是博士生涯的主线,但应该也有很多时间去关注其他科学进展,在你的博士生涯中,最感兴趣的几个方向是?
生物信息学和癌症免疫治疗现在回想起来,能完成博士毕业课题并且顺利答辩,按照贡献重要度排序,比如好的课题方向,好的实验室环境条件,运气,家人支持等,列出三五个即可。
课题方向第一,导师指导第二,实验室条件第三。毕业后有犹豫过继续在学术界还是去工业界吗?你最后的选择是?先想留在学术界,试了之后发现不行只好寻找工业界的机会。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研究方向会越来越窄,越来越前沿,大多数博士的工作都属于在整个科学大厦上面添砖加瓦,描述一下你的博士成果在整个科学体系的地位。
冷门领域的冷门研究,基本无人关注。你觉得自己的博士生涯的努力以及学习获得的经验,在后续的生活中作用最大的是?
美国博士的教育和思考方式如果回到当年,让自己重新再来一次博士经历,你最想修正的是什么?
换实验室,学校没有专业重要在你的博士生涯中,有没有被安排特别不想做,但是却不得不做的事情,最后你是怎么解决这样的困扰?
我的博士导师非常nice,没有遇到过你提到的情况。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去采访一些其他毕业过了博士,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1.对找学术界工作难度是否有清楚的认识。2.对博士学习的专业领域是否足够了解。3.对自己的未来是否有清楚的规划。好了,我们的第一个小采访就结束了真的结束了别等了有什么问题就赶紧留言吧如果你有什么更了解的、更想知道的、更想寻找的,可以留言给我们哟~
同时你有什么想要分享的,想要倾诉的,想要交流的,也欢迎投稿给我们~
感谢小编的二次元风排版!这周不更新新的技术教程,因为博士作业有点烦,手上的确还有几百个教程,但是没有排版不好意思发在公众号上面,而且排版的确特别浪费时间。
如果大家想学习,可以看看我们的历史文章:bedtools 用法大全(一文就够吧)说了,懒得排版,自己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教程吧,基本上,你想学的,我都写的差不多了。
另外,这个采访是一个简单的试水,我会做成一个系列,希望大家能关注下去。
(四)为什么要读在职博士?
为什么要报考在职博士?很多人没有明白这个问题就想要报考在职博士,没有目的,弄清楚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
首先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想做科研工作吗?
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2、你想进高校工作吗?
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3、你有足够的能力吗?
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
智力:显然。
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
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
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
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
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
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
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
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
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各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
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
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
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谈谈为什么要读博?
1、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 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 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
其次,既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 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个环节。等你博 士毕业之后,不继续自己的科研,可是又已经付出那么多青春、热情和心血,放弃是否舍得?如果继续从事科研,就要考虑自己是否热爱这种寂寞的无人喝彩的工 作,并且身边都是精英,你能否承受那种压力?要知道,真正的名专家名学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是要默默无闻、平平淡淡过一生的。你也 可以有更好的未来,但 那意味着加倍的付出和努力。?
2、如果已经想好了,比如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扩大 自己的知识面,或者仅仅是体验一下这种生活,或者证明一下自己,或者临时没有更好的出路,想过渡一下,或者干脆就是喜欢从事科研,那么,无论任何理由,只 要是坚定的,能说服自己的,那么你就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祝贺你,你就可以尝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读博士可能需要什么?
1、高智商就不要说了,还要有高的情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高处能胜寒,或者寂寞的时候依然美丽着。
但凡读到博士的人,总是一些人群中的佼佼者。要么是绝顶聪明,要么是极端有毅力,要么就是非常灵活,总之,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在读博期间的感受 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 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第一要素。
但是不要以为光有高智商就有好的生活。高 情商也很重要,比如你要经常想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过和适合过什么样的生活?你怎样让自己在纷繁的乱世中保持一份清醒,远离物质诱惑?你怎样让自己保 持快乐?因为,的确是有一些人没想好就进来了,所以学得很累,日子过得很牵强,时不时可能还觉得"活着没劲"。如果这样的话,倒不如及早融入社会洪流更让 你能安静下来。既能出世也能入世是最好的,如果压根做不到出世,就绝对入世一些,让自己实际"生活"起来,也就运转自如了。
因为如果没有高情商,那么读博不但可能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而且会带来很多负累。因为你可能会跟社会上的人比物质,跟潜心做学问的人比成果,跟那些 滋润的"小家庭"比幸福等等。那就比较麻烦,因为老天爷毕竟不会把所有的好事都给一个人。你得到了一些,就要坦然面对3年或者4年的清苦生活。
2、读博需要有点毅力,沉得住气,至少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读博可不是说着玩的。如果只是想混混,也不是那么好混的。现在的毕业论文盲审制度,还是能卡住不少没下功夫或者功夫下得不到,或者下了功夫但没下到当处 的人的。而且,平时博士还有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档次的要求,动不动就是国家核心期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 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
平时上课、读 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 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 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做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博士同学中已经是硕导的,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就自身而言,大家也 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况博士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 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个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谁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
(五)不适合读博士,为什么还要读博士
博士紧缺,为什么越来越多硕士不愿意读博?读博的风险无须赘述、学术之路往往寂寞、无聊、多多少少有点不食人间烟火,还要背上嫁不出去的标签。和朋友说起我要念博士的打算,得到的评价大同小异,“女博士”、“灭绝师太”,或者惊讶,觉得没有必要。除了Co gia,和几个朋友格外支持我还和我兴致勃勃讨论起博士以后的生活之外,其他的朋友大多是报以诧异。其实哪怕现在,我对我的决定不是不存怀疑,我甚至自己纠结的很。但这些风险我都十分清楚,甚至因为翻来覆去的想着这件事情,我对这些风险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第二个学期结束写论文的时候,我真正的开始想读博士,回头看看自己学过的东西,很有兴趣,很有成就感,写论文也更加的得心应手,我开始反着想,我不想读博士的原因是什么。大概是我舍不得放弃另一种可能的、或许更加安逸的生活。大一大二的时候我经常奔走于学生会、那个时候我想我大概以后会是一个白领,坐在办公室里,也许生活会忙得不可开交,但始终在自己熟悉的安全圈内,有几个吃吃喝喝的朋友,能名正言顺的纸醉金迷的霓虹之下迷失自己。或许再找个不错的男朋友,过上小日子,过着不自由但却逍遥的日子。我本科读的学校外语见长,是一个风气颇为浮躁的学校,没有太多的学术氛围这样的生活确实吸引人,可是人生确实要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我们否定一条路,总会失去一些曾经触手可及的东西。但我确实处在一个做选择的年龄、在我22岁的最后三个月内我要做出这样的一个选择。我选择的过程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我正在拍一部名为《选择》的纪录片,曾经为主角的选定颇为头疼,现在想想我倒是非常适合的角色。我妈妈常常和我说起在爱丁堡念哲学硕博连读的一个女生,只与她有过一面之缘、发过几次信息,她波澜不惊的样子令我印象深刻。想来自己那么纠结,无外乎不够坚定。
我真正下定念博士的决心是我父母想让我去大学做行政工作。父母永远会给你做最好的选择,无外乎轻松、待遇好、有编制、寒暑假。这看似没有什么不好的,却让我有点愤怒、十分失落。想想当初的想法,心比天高,自负聪明,也算活得明白,总有无数的想法急于付诸实践。到现在,我还是有很多的想法,野心勃勃的想要做这做那,而学术是唯一能让我实现这些想法的东西。我想我要努力,为的不是财、不是权、更不是一个安稳的生活,我想要自由,我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名正言顺的做。我想要的自由,无非是一个舞台,让我游刃有余。我想要的自由,不外乎是对我曾经努力、纠结的回报,因为心中的坚持,我没有选择一条更好走的路,我没有对我的论文敷衍了事,我选择去偏远地方做调研。好像我一下子明白了,我要念博士,我经历了,出来了,断然没有回到那个安全的地方的道理。也许我像我爸,我骨子里是清高的。我把这些想法和父母说了,他们也支持我继续念下去。我开始陆陆续续的和别人说我要念博士的想法,我需要的不是支持、甚至不是理解、我愿意他们提点我我可能遇见的悲剧。不过,我做的并不是一个过于草率的决定,我生性是一个爱多想的人。
兴趣固然很重要,但绝对不是选择的全部。有人和我说,做喜欢的事情不会觉得累,兴趣最重要。这样的想法很对,但是很天真。我对我做的事情很有兴趣、我会早早的找好资料、我会把书翻来覆去读很多遍、我会弄到凌晨三四点也不想去睡觉。可是事实没那么简单,兴趣不能帮我做决定,帮我做决定的一定是我知道了就算有一天我手头的工作变得枯燥乏味、当初的兴趣变成了无趣、我仍然能坚持下去的决心。我喜欢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我甚至喜欢我目前为止做的每个决定,可是喜欢的意义不那么简单,还得喜欢我这个决定所带来的不安与折磨。选择的是一条路,不是一件事,“喜欢”不能让我选择这条路,因为我的世界并不只有我,还有父母、朋友、可能在未来某时某地出现的爱人。还有世人的眼光,就算想忽略、就算不知道无须在意,他们也会如影随形,让人无法忽视。我有兴趣、我“喜欢”,这并不是我选择的原因。每当人问起我为什么要如是如是,我总会说,我喜欢,我乐意,这好像是最正当的理由,在当今这个个人主义膨胀的社会里。可是我没有说起、我懒得说起、我不知从何说起的原因是我做选择的更大的部分。
我不可能凭借着这样一种冲动的勇气走下去。我去询问别人的意见。我在这边遇到了很多很好的人,M是其中之一,是我人生的导师,每次和她聊天都颇有所得。她认为我太年轻了不适合念博士,不够成熟也缺少经验。她说念博士需要很强大,在她念博士的7年中,发生了许多变故,她曾两次想放弃,甚至一度需要吃抑郁症的药。而在博士学生中,有不少也放弃。我才了解,就算想得再多,现实也不可预料。M很有才华、我自认为不会比她更强大,那我缺少的是什么呢,大概是岁月带给我的经验和沉淀。我认认真真的考虑她的建议,开始找相关的工作。M说,要是她22岁,单身、没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她就到处去游学,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她现在在博士最后一年,在英国已经成家。而我22岁,我身上有很多种可能,我被各种信息狂轰烂咋,而在此我要做出选择。我选择读博士,无论是先工作积累经验还是直接就申请到奖学金就去念,到此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我朋友善意提醒我,一旦工作或许会很难有心再继续读——他也暂时搁浅了他在美国念书的打算,准备在旧金山一家不错的公司开始工作。我们聊到“初心”这个话题,又有什么人能够保证“初心”不改变呢,事实都在改变,所有的坚持在时间长河与红尘的打磨之下都会走形,但还有人在坚持。勇气和决心的美好,不在于下决定时的冲动的火花,也许仅仅在于年岁之下难以言喻的美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六)专硕读博为什么没人要?
因为专硕的培养定位是解决实际问题,没有sc的毕业要求,因此在读研期间没有接受过明确的科研训练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博导担心把专硕招进来以后要手把手教你,所以不愿意要专硕
专硕和学硕在学校的话,第一区别就是专硕的竞争压力小,学硕竞争压力大。第二就是专硕的大多数导师可能没有学硕导师那么好,越好的学校专硕读博可能不是很好,而且越好的学校首先考虑的就是学硕,基本不会考虑专硕了。第三就是现在的事业单位大多数要的是学硕。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通过专硕读博那当然是可以的,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位网友曾经说过,她的一个姐姐就是专硕读博,靠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普通的学校考到了985学校,当然,专硕在社会上还是有些被人歧视的,但是既然专硕读博存在,现在也没有被pass掉,那么说明这个还是很有潜力的,可能花费的时间比别人多,并且你在读研期间一定要成绩好,在考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学校的导师和学校,再就是放平自己的心态,有的时候心态决定了一切,考上了的话其实会被人刮目相看的。
毕竟有歧视在这里,但也不是说是歧视,只是现在的社会可能不需要专硕了,需要专硕的事业单位甚至可能在将来会逐渐消失,但自己真心喜欢的话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一定要坚持下去。
并且你如果专硕读博的话你想去更好的学校可能那个学校没有名额,因此你在考的时候目标学院就得降低,再就是现在的博士很多都是申请制了,985的学校都是推荐制,所以你如果想去更好的学校,就要找一个在学校里有权威的导师,并且要和老师打好关系,一定一定要在读研期间成绩好!这个是重中之重,不然的话考博真的就比较难了。
在读研究生期间,你的成果得好,因为专硕是真的需要申请考核的,读学硕真的是有太多好处了,比读专硕的好处好太多了,当你读专硕需要申请考核的时候,可能别人和你一样的能力可以申请推免,但是你的科研能力特别出众的话,导师肯定会很乐意接受你的,毕竟现在的市场是缺乏技术型人才,学术型的话其实没有技术型人才那么受欢迎,当然了,如果你和别人的能力一样,没有别人的科研能力强或者说你的科研能力本身就不强,可能稍微有点眼光的老师都不会录用你。
有的网友说如果你要考虑专硕读博建议去外国,不过确实国外对技术型人才非常看重,并且也是大力的扶持。但是不管你是读的什么,在读研究生期间,一定要成绩好,自己的科研成果好,否则无论你读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还有的网友说学硕好,确实学硕比专硕好很多,你读学硕比专硕的时间浪费的少,而且你花的精力或者材料甚至都比专硕好,所以呢,还是建议如果有想考博的同学,不想浪费时间,可以考虑一下读学硕。并且出来的话会比专硕吃香一点,但同样的是压力很大。所以又回到了放平心态的这个问题上,最近不是有很出名的一句话吗?说峰回路转的日子可能随时到来,你要多笑一笑。放平心态你做什么都行,再就是坚持下去!
对了,还有一个问题要跟大家说清楚,有的专业呢,可能读了专硕可以调到学硕,但是读了学硕的话就不能调到专硕了,而且呢,有些专业专硕的分很高,难考。并且如果是工科的话,当然是读专硕好一点。
不过到了最后都是读博士,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不论大家读什么,无论是专硕还是学硕,都很好啊,毕竟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还是那一句话,在读研期间一定要注重自己的科研能力,而且自己一定要有成果拿得出手。跟着导师多做,考博其实没有什么难的。难的是你不想上进的心。 作者:A几深考博孙老师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7822126 出处:bilib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