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继续考研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区别(硕士专业学位和硕士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硕士

继续考研网 · 2025-02-24 07:50:21

(一)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区别(硕士专业学位和硕士学术学位)

考研人群每年都在不断增长,而大家考研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学位硕士的区别在哪里。因为考研形式的不同决定着将来的职业走向、学制学费以及就业发展等的不同,下文来展开具体介绍。

一、培养目标不同

专业学位硕士:专业学位硕士注重学术性和专业性的紧密结合,着重培养有明显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获得专业学位的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学术学位硕士:学术硕士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来设立,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二、授课方式不同

专业学位硕士:专硕的授课方式灵活,主要适合在职人士报考。其授课方式包括在职和脱产两种。在职方式为周末班和集中班,脱产方式为全日制。

学术学位硕士:学硕为全日制学习,即考生取得入学资格后需要脱产,且主要借助周一到周五工作日上课。

三、学制学费不同

专业学位硕士:专硕学制时长根据院校安排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为1-3年不等,而学费数额跨度较大,从两三万到几十万不等。

学术学位硕士:学硕学制时长一般为3年,学员需要根据院校课时安排进行学习,而课程学费数额一般在一万左右。

根据本文的总结,大家对于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区别已经了解,欢迎各位考生积极报考。另外,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在职研究生相关疑问需要解析,请及时连线本站老师。

2024年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区别(硕士专业学位和硕士学术学位) 专业学位硕士

(二)专业学位硕士

五、论文答辩:

其实,论文答辩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复杂。简单来说,论文答辩也就是对学员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学员需在1年之内撰写论文并提交。如果学员的答辩没有通过,是不可以拿到相应证书的。但是,该环节会有老师指导,所以还是比较容易的。

六、毕业证书:

以专业硕士报考在职研究招生院校,最终院校可以为报考人员颁发高含金量的双证,分别是硕士学位证书和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这两枚证书对于学员为来的工作会非常有帮助。不仅如此,就连出国留学、报考公务员、评职称等,这些证书也会为学员带来很大的助力。

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咨询本网站的在线老师。

(三)专业型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的区别?

专业型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的硕士,目的不仅仅是培养有理论基础的人才,还要求培养具备专业技能扎实的人才,下面是在职研究生教育网盘点的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学位硕士对比。学术型专业学位硕士:(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学位教育:五月考试,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后可获硕士学位证书。专业型专业学位硕士: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2)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四)专业博士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两种学位之争

学位是对培训体系与标准的最重要的认可形式,从根本上影响着培养的目标与方法的合法性。如果不能给一类培养以一个相应的学位,这类培养就很难生存下来,更谈不上健康发展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培养实践专业人员的职业学位现代学位制度起源于为探索新知识而进行的学术研究其本质不同于为培养实践专业人员的职业学位(p rof es sio naldegree)在学位史上反复出现的一个现象是,职业教育长期为建立白己的学位而斗争。从社会学角度看,学术性学位与职业性学位之争是两种价值观之氧传统上学术性学位在这场斗争中具有更大影响九如果高校有学位白主权,这种斗争会比较缓和;如果高校没有学位白主权,这种斗争就会因学位控制机构的价值偏见而变得十分激烈。无论这种斗争发生于何处,最终结果都会削弱这些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国家发展的贡献本文之所以要讨论两种学位之争,就是因为上面所讲的为实践的试验都是在Ed D名义下进行的,而Ed D是个命运坎坷、儿经波折的学位Ph D与Ed D之争典型地反映了学术性价值观与职业性价值观在学位问题上的斗争。这场斗争值得我们深思,因为我们有同样的问题。

美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专业授予Ph D与Ed D两种学位。在概念上Ph D是学术性学位,目的是发展学术;Ed D是职业性学位,旨在培养实践人术硕士学位也有MA和M ED之分。在历史上美国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两种学位,在1890年前美国既没有教育学院也没有专为教育的博士学位,教育是边缘化魄尽管教育的实践性极强,但学教育的学生得按文理学院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发展研究能力而非实践能力,学位由研究生院授予。因此美国的第一个教育方向的博士学位是由哥伦比亚大学于18 93年授予的Ph D学位哈佛大学于1920年建立教育学院,同时建立Ed D学位哈佛教育学院与传统文理学院有什么不同呢?哈哥提(M. E  Haggerty)于192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一文中写道:哈佛教育学院的目的不是提供普通教育而是培训工作者。它所追求的重要知识不是一般性的综合知识,而是针对特定需要的特殊而有限的知识。它的目标是让那些有确定职业的人们获得特定的专业技术……在这方面,教育学院与医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相似,与文理学院及其他的学术性学院不同。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作为专门职业学院,在办学思想与培养目标上与文理学院有根本差别:为职业训练而非发展学术的教F3}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目标与白19世纪末以来席卷美国的专业化运动是一致的。当时美国高校重新反思德国大学单一发展学术的模式,要求建立其他专门职业学院来培养美国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术这一发展史称“专业化运动”( professio nal mov em ent)美国大学的许多职业学院,如教育学院农业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等都在这一时期诞生专业化运动是美国社会的实用传统反抗德国学术传统的产物,标志着美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开始形成与德国大学不同的特色这个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必须为实践服务的信念是美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传统中最有价值的核心,也是美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能取得今日成就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个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专业化运动的发展,专业学院也开始给毕业生颁发 Ph D学位这造成学位标准的混乱。为了“纠正”这种混乱,1920年美国大学协会发表了一个关于Ph D学位的声明,明确规定Ph D以高级研究训练和发展新知识为目标,以区别于培养实践人员的职业博士学位这个声明是要告诉人们,给职业博士发Ph D学位的做法损害了Ph D的学术声誉,今后想用Ph D学位来发展专业博士教育的路了走不通了。而没有博士学位,专业化运动就可能夭抵这样一来,建立专业博士学位就成了专业化运动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为了坚持发展教育职业的专业化,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在建院的同时,宣布它将白行授予教育专业博士学位,Ed D学位也就应运而生。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这个举动立即获得了全美国的广泛响应许多大学的教育学院争相建立Ed D学位。Ed D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很显然,Ed D学位不仅发展迅速,而且在许多学校成了惟一或主导的学位可以想见Fn D学位对教育职业专门化所起的重要作甩194 5年以后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点继续增长,1967年67个、19 70年97个1979年133个、198 9年163个)。

然而要是美国政府或哈佛大学不允许教育学院白行建立和颁发新的博士学位,那后来的一切发展都不可能学术白治与学术白由成全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发展教育专业化的梦想,推动了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此事要是发生在当时的英法德等国,Ed D极可能胎死腹电因为这些国家的大学所属学院不能白行设立新学位而学位控制审批机构倾向于维护博士学位的学术性。在中国结果大体也会如此。

Ph D和Ed D究竞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一定坚持建立白己的专业博士学位?伍第所做的1946年哈佛大学关于两种学位要求的比较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两种学位要求的相同之处是,本科后学习两年、要修部分非教育专业课程不允许函授、必须住校两年、可不修统计学。

值得注意的差别有两点。一是关于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求的差别。Ph D学位明确规定不能以实际问题(practical problem)为题这就彻底否定了教育学院指望靠研究生院颁发的Ph D学位来发展专业教育的梦想。Ed D学位则规定可以实际问题为题。试想,要是不允许以实践问题为题做论文,那怎样“让那些有确定职业的人们获得特定的专业技术”呢?而这是教育学院建院之理想学位背后的教育理想的根本差别决定了教育学院必须与研究生院分道扬镳。

二是外语要求的差别。Ph D学位规定学生必须学习两门外语,而Ed D学位则规定可以不修外语。19 47年的美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学术中心,美国学术界那时也忙着“国际化愧外语学习对掌握国际学术动向、发展新知识至关重要,但对培养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就不那么必要了。而且外语学习需要大量时问,会挤占宝贵的课程学习时因此对以培养实践人才为目标的Ed D来说,最佳战略就是取消外语学习,而把有限学习时问用于专业知识学习。结果是Ed D学位虽规定学生免学外语,但课程学分却高达64学分,是Ph D学位课程学分的两倍。

这里又碰到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一致性的问题教育学院既然树立了白己的目标,它就得建立白己的课程体系和学位标准,因而也就不得不另起炉灶当然如果真是一律要求学习两门外语,大概哈佛教育学院也免不了陷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或者人们干脆不来读长显然哈佛教育学院的果敢行为开了风气之先,故其后追随者众。

以上这段历史说明了哈佛教育学院在学位问题上坚持为教育实践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确立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在发展专业教育方面的领导地位笔者希望中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界也能有这样的精神,以服务实践的原则,事实求是的态度,建立中国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管理的专业学位体系。

教育领域发两种学位这件事似乎令人不安。人们不断地想弄明白这两种学位到底有什么不同,能不能把它们统一成一个学澎)。随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全国性调查,195 8年的调查发现一些学校实际允许Ph D学位论文以实践问题为矿,1970年的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开始放弃Ph D学位的外语要求,1978年的调查发现8010以上的学校取消了Ph D学位的外语要求,今天儿乎已没有教育学院把外语作为Ph D学位的必要条件了。这表明美国已经认为不需要通过学习外语来掌握国际学术动向了。与此同时却发现许多学校提高了对Ed D学位的学术要求尤其是研究方法,强调以行为科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训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两种学位论文的主流研究方法都是定量分析与理论建构威检验)Ph D学位放弃了对论文题目与外语的传统要求,而Ed D学位提高了对研究方法科学性的要求,结果是两种学位的差别越来越小。于是人们建议放弃一种学位但问题是取消Ph D还是Ed D`?有人主张取消Ph D,因为Ed D是专门为教育而建立的博士学位,可以把教育各学科统一在同一学位之下,由教育学院授予Ed D学位可以使教育专业享有白主权:但更多的人主张取消Ed D,因为Ph D学位声望好,学术训练较强,受到教师与学生的欢迎,有人甚至预言在不远的将来Ed D学位将因社会需求下降而式微:此问一些高校也的确停止了其Ed D学位的授予但在美国最重要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中心,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忱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仍然坚持授予两种学位,而且要求有所不同。

在研究生培养日益倾向学术化时,对研究生培养脱离实际的批评也日益强烈,要求研究生培养为实践服务影响力强大的美国全国教育管理政策委员会于1989年提出了把Ed D学位作为中层教育管理岗位从业证书条件的建议这个建议对许多高校的研究生项目产生了很大影响。Ed D又重新受到重视,尤其在教育管理方向。

回顾美国教育专业学位历史发展的目的有二一是在教育领域中,确实存在发展学术和发展实践的两种需要忽视这两种需要的根本不同,企图用一种学位来对付这两种需要,美国的经验证明是行不通魄其最可能的后果是培养脱离实践造成这种脱离的基本原因是高校有学术至上的天然倾向,而这种倾向不利于实践定向的专业教育的发展而分别建立学术性与职业性学位体系,则不仅可以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术性学位更好地发展,即不允许把学术性学位作为职业性学位使思许多美国大学在1960年代以来允许Ph D学位做实际问题论文这一事实表明,学术性学位偏离了其基本价值取向。造成这种偏离的原因是,一方面确实存在对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培养的需求,一方面是迎合学术界崇尚学术性学位的倾向。而结果是使学术性学位变得名不副实。尽管美国研究生院协会于1979和1990年两度重申Ph D的学位标准,明确规定Ph D不同于专业性学位,不能把Ph D当作专业学位使用,但是都没有产生明显的矫正效果.。最终结果是学术性学位标准的混乱,妨碍了学术性学位的发展这是一个应当吸取的教训。美国专业学位发展史揭示了这一规律,美国大多数大学坚持研究生院发学术性学位而专业学院发专业学位的做法是对这一规律的清醒认识中国应该在规范学术性学位的同时,建立专业教育学位体系。

二是学术性学位与实践性学位是两类不同的学位它们各白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逻辑与评价标准因此在确定专业化学位的目标、课程、标准时,要实事求是地调查和满足实践的需要,不能根据学术性学位的模式来框定专业学位模式。

(五)专业学位硕士指专硕吗

(六)专业学位硕士是专硕吗

专业学位硕士是中国学位类型的一种,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最近部分学生疑惑专业学位硕士是专硕吗?下文来为大家解疑答惑。

专业学位硕士是专硕吗?

专业学位硕士是专硕。其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过程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实际模拟训练等方法,实用性较强。考生可通过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的形式进行学习,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学历、学位双证。

专硕学习方式有哪些呢?

专硕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全日制上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正常工作日,报读者需脱产学习。非全日制上课方式为周末班和集中班,两种班次均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课程学习,不影响正常工作。

专硕获证流程是怎样的?

1、专硕是考试入学,先考后学,学员满足招生要求后,可登录研招网(https://yz.chsi.com.cn/)报名。

2、网报后入学先参加全国联考,再参加院校复试,被择优录取后方可到校上课。报读者学制内学完课程并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可获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双证书。

结合以上内容介绍,大家了解到专业学位硕士是专硕。专硕课程理论结合实践,其实用性较强,毕业还能获得学历、学位双证。如果还想知晓更多在职读研相关信息,欢迎咨询本网站在线老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