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继续考研网 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5年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专硕学硕有什么区别

继续考研网 · 2025-03-07 07:51:43

(一)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学历,一直被称为高知群体,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近年来学历被不断贬值,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研究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各有特点,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专硕存在争议,甚至认为专硕的含金量远不如学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完善招生计划,不少备战明年研究生的考生发现,不少高校的学硕研究生出现缩招情况,甚至部分专业直接停招。学硕将要“退场”了?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招学硕不知不觉中,2024年研究生考试也快要到来,考生纷纷在紧锣密鼓的复习着,各大高校也没有闲着,提前制定招生计划,与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有多所高校将停止部分专业学硕研究生的招生。听到这一消息,不只有备考的学生坐立不安,就连正在读这些专业的学硕生也难以相信,直言“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要“绝版”了。学硕型研究生,是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力量,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硕型研究生的映射下,显得有些尴尬,近年来,高校缩招或停招学硕研究生成为趋势,其中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宣布个别专业将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不仅如此,在前不久,又有多所名校相继宣布,2024年起部分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将停止招生,比如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表示统计学专业的学硕生将停止招生。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相继表示,未来不再招收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而东北农林大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以及风景园林类专业,也从2024年开始不再招生。分析: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区别在于学硕生侧重理论以及知识创新能力,专硕生则更侧重实践能力,两者虽存在差异,但绝不是对立面,适当优化学硕研究生教育结构,更有利于我国在各领域,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对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很多学生将考研视为未来发展的基石,此时专硕成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以往,学硕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专硕,如若取消部分专业的学硕招生,那么这些考研党需要将目标转向专硕,如此一来,考研难度或将再次增大。

2024年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专硕学硕有什么区别

(二)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学历,一直被称为高知群体,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近年来学历被不断贬值,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研究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各有特点,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专硕存在争议,甚至认为专硕的含金量远不如学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完善招生计划,不少备战明年研究生的考生发现,不少高校的学硕研究生出现缩招情况,甚至部分专业直接停招。学硕将要“退场”了?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招学硕不知不觉中,2024年研究生考试也快要到来,考生纷纷在紧锣密鼓的复习着,各大高校也没有闲着,提前制定招生计划,与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有多所高校将停止部分专业学硕研究生的招生。听到这一消息,不只有备考的学生坐立不安,就连正在读这些专业的学硕生也难以相信,直言“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要“绝版”了。学硕型研究生,是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力量,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硕型研究生的映射下,显得有些尴尬,近年来,高校缩招或停招学硕研究生成为趋势,其中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宣布个别专业将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不仅如此,在前不久,又有多所名校相继宣布,2024年起部分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将停止招生,比如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表示统计学专业的学硕生将停止招生。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相继表示,未来不再招收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而东北农林大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以及风景园林类专业,也从2024年开始不再招生。分析: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区别在于学硕生侧重理论以及知识创新能力,专硕生则更侧重实践能力,两者虽存在差异,但绝不是对立面,适当优化学硕研究生教育结构,更有利于我国在各领域,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对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很多学生将考研视为未来发展的基石,此时专硕成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以往,学硕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专硕,如若取消部分专业的学硕招生,那么这些考研党需要将目标转向专硕,如此一来,考研难度或将再次增大。

(三)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学历,一直被称为高知群体,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近年来学历被不断贬值,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研究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各有特点,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专硕存在争议,甚至认为专硕的含金量远不如学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完善招生计划,不少备战明年研究生的考生发现,不少高校的学硕研究生出现缩招情况,甚至部分专业直接停招。学硕将要“退场”了?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招学硕不知不觉中,2024年研究生考试也快要到来,考生纷纷在紧锣密鼓的复习着,各大高校也没有闲着,提前制定招生计划,与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有多所高校将停止部分专业学硕研究生的招生。听到这一消息,不只有备考的学生坐立不安,就连正在读这些专业的学硕生也难以相信,直言“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要“绝版”了。学硕型研究生,是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力量,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硕型研究生的映射下,显得有些尴尬,近年来,高校缩招或停招学硕研究生成为趋势,其中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宣布个别专业将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不仅如此,在前不久,又有多所名校相继宣布,2024年起部分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将停止招生,比如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表示统计学专业的学硕生将停止招生。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相继表示,未来不再招收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而东北农林大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以及风景园林类专业,也从2024年开始不再招生。分析: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区别在于学硕生侧重理论以及知识创新能力,专硕生则更侧重实践能力,两者虽存在差异,但绝不是对立面,适当优化学硕研究生教育结构,更有利于我国在各领域,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对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很多学生将考研视为未来发展的基石,此时专硕成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以往,学硕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专硕,如若取消部分专业的学硕招生,那么这些考研党需要将目标转向专硕,如此一来,考研难度或将再次增大。

(四)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学历,一直被称为高知群体,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近年来学历被不断贬值,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研究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各有特点,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专硕存在争议,甚至认为专硕的含金量远不如学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完善招生计划,不少备战明年研究生的考生发现,不少高校的学硕研究生出现缩招情况,甚至部分专业直接停招。学硕将要“退场”了?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招学硕不知不觉中,2024年研究生考试也快要到来,考生纷纷在紧锣密鼓的复习着,各大高校也没有闲着,提前制定招生计划,与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有多所高校将停止部分专业学硕研究生的招生。听到这一消息,不只有备考的学生坐立不安,就连正在读这些专业的学硕生也难以相信,直言“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要“绝版”了。学硕型研究生,是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力量,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硕型研究生的映射下,显得有些尴尬,近年来,高校缩招或停招学硕研究生成为趋势,其中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宣布个别专业将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不仅如此,在前不久,又有多所名校相继宣布,2024年起部分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将停止招生,比如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表示统计学专业的学硕生将停止招生。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相继表示,未来不再招收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而东北农林大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以及风景园林类专业,也从2024年开始不再招生。分析: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区别在于学硕生侧重理论以及知识创新能力,专硕生则更侧重实践能力,两者虽存在差异,但绝不是对立面,适当优化学硕研究生教育结构,更有利于我国在各领域,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对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很多学生将考研视为未来发展的基石,此时专硕成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以往,学硕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专硕,如若取消部分专业的学硕招生,那么这些考研党需要将目标转向专硕,如此一来,考研难度或将再次增大。

(五)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学历,一直被称为高知群体,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近年来学历被不断贬值,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研究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各有特点,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专硕存在争议,甚至认为专硕的含金量远不如学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完善招生计划,不少备战明年研究生的考生发现,不少高校的学硕研究生出现缩招情况,甚至部分专业直接停招。学硕将要“退场”了?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招学硕不知不觉中,2024年研究生考试也快要到来,考生纷纷在紧锣密鼓的复习着,各大高校也没有闲着,提前制定招生计划,与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有多所高校将停止部分专业学硕研究生的招生。听到这一消息,不只有备考的学生坐立不安,就连正在读这些专业的学硕生也难以相信,直言“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要“绝版”了。学硕型研究生,是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力量,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硕型研究生的映射下,显得有些尴尬,近年来,高校缩招或停招学硕研究生成为趋势,其中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宣布个别专业将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不仅如此,在前不久,又有多所名校相继宣布,2024年起部分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将停止招生,比如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表示统计学专业的学硕生将停止招生。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相继表示,未来不再招收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而东北农林大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以及风景园林类专业,也从2024年开始不再招生。分析: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区别在于学硕生侧重理论以及知识创新能力,专硕生则更侧重实践能力,两者虽存在差异,但绝不是对立面,适当优化学硕研究生教育结构,更有利于我国在各领域,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对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很多学生将考研视为未来发展的基石,此时专硕成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以往,学硕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专硕,如若取消部分专业的学硕招生,那么这些考研党需要将目标转向专硕,如此一来,考研难度或将再次增大。

(六)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研究生作为我国最高学历,一直被称为高知群体,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不过近年来学历被不断贬值,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研究生有学硕和专硕之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各有特点,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专硕存在争议,甚至认为专硕的含金量远不如学硕。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不断完善招生计划,不少备战明年研究生的考生发现,不少高校的学硕研究生出现缩招情况,甚至部分专业直接停招。学硕将要“退场”了?多所高校相继宣布将停招学硕不知不觉中,2024年研究生考试也快要到来,考生纷纷在紧锣密鼓的复习着,各大高校也没有闲着,提前制定招生计划,与以往不同的是,2024年有多所高校将停止部分专业学硕研究生的招生。听到这一消息,不只有备考的学生坐立不安,就连正在读这些专业的学硕生也难以相信,直言“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还有学生表示自己的专业要“绝版”了。学硕型研究生,是博士和科研人员的后备力量,而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硕型研究生的映射下,显得有些尴尬,近年来,高校缩招或停招学硕研究生成为趋势,其中包括多所双一流高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宣布个别专业将不再招收学硕研究生。不仅如此,在前不久,又有多所名校相继宣布,2024年起部分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将停止招生,比如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表示统计学专业的学硕生将停止招生。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也相继表示,未来不再招收软件工程类专业的学硕型研究生,而东北农林大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以及风景园林类专业,也从2024年开始不再招生。分析: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区别在于学硕生侧重理论以及知识创新能力,专硕生则更侧重实践能力,两者虽存在差异,但绝不是对立面,适当优化学硕研究生教育结构,更有利于我国在各领域,对于高等人才的培养。面对如今的就业大环境,很多学生将考研视为未来发展的基石,此时专硕成为高层次优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以往,学硕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普遍高于专硕,如若取消部分专业的学硕招生,那么这些考研党需要将目标转向专硕,如此一来,考研难度或将再次增大。

(七)专硕学硕有什么区别

专硕和学硕最大的区别在于课程设置和毕业要求的不同。

专业硕士通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包括实习等实践环节,学习的内容主要着重于实务操作和应用技能。在论文要求方面,毕业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者实践报告等类似的项目,以证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学术硕士注重理论与学术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则更侧重于理论性、探究性和研究性,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并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性论文,能够为学术界做出一定的贡献。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是研究生教育中两种不同的类型。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践内容,不同的就业方向和要求,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同时,在研究生教育中,两类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毕业论文要求、学术诚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都是高校为培养适合不同领域就业和学术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设立的研究生教育类型,都有着相同的学术规范和学术要求。

专硕学硕相同点
1、都是研究生教育的学历,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都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学术学习活动,学期一般两年,少则一年多则三年。

3、都需要签订研究生培养合同,规定研究生的学习要求。
4、都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学习,包括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等。

5、都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课程作业或论文,检验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习效果。

6、都需要研究生参加一定数量的研究活动,如学术讨论、论文写作、科研项目等。

7、都需要遵守学术诚信规范和学术研究道德规范。

(八)学硕专硕有什么区别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制不太相同。专业硕士基本上都是两年,第一年会非常忙,因为基本上第一年要把所有该修的学分全部修完,学业会比较繁重。第二年开始实习、找工作、写论文毕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它短平快的,实践快,效率比较高。而学术硕士基本上都是三年,但并非说专硕里面没有三年,也有。学术硕士一般都是三年,少部分的学硕是两年半。学硕学制更长,学的东西也会更多,专业的含金量会更扎实,理论功底会更厚,这是学界的普遍认识。

第二,培养方向不同,这是学硕和专硕最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选择专硕就是冲着实践去的。如果考了专硕,将来再去考博会不捡便宜。老师有可能不要你,因为很多都是硕博连读,老师讲求学术门派,学术功底。所以如果将来想要考博就冲着学硕考,因为专硕是冲着实践去的,功利一些,复合一些,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更快的找一个好工作。而学术硕士更侧重于理论研究,更讲究硕博连读。

(九)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专硕

学硕和专硕虽然都是考研,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所区别的不仅仅是院校和专业,在考研类型方面也是有所不同的。


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培养目标 有区别

学硕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硕是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学术性与职业性结合,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出的人才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会计师、工程师、教师、律师、医师等。

培养方式 上有区别

学硕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专硕课程设置侧重于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报考条件 有也有区别

学硕对报考人员的学历和毕业时间有不同要求:如应届、历届(统招和非统招)本科生都可以报考;高职专科需要毕业满2年或2年以上,以及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专硕,在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后,部分专业对报考人员的毕业时间作出调整,如会计硕士,现在已经调整为应届本科也可以报考。

什么是专硕 专硕就是专业型硕士,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硕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专硕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什么是学硕 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

(十)专硕与学硕有什么区别

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倾斜、报考人数增加,专硕的热度持续走高,专硕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专硕不如学硕”的观念鄙视链都在很多人心中存在。不少人认为,学硕的“含金量”相对更高,吸引力更强,而报考专硕,则往往是退而求其次的“备胎”。




一、学硕与专硕区别

对大部分专业来说,学硕难度大于专硕,主要体现在考试科目上:专硕公共课英语科目多考英语二,难度相对较小; 学硕考英语一,难度较大。同时专硕多数不考数学或考数学三,难度相对较小;而学硕要考数学一、数学二,或自命题数学,难度较大。


学硕的学费一般来说是8000-12000\/年, 而专硕的学费则普遍高些,不过现在各高校奖助学金体系完善,大致可弥补学费。


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偏重理论和研究的人才;专业型硕士则更注重职业实践和应用,目标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从定义上看,二者之间主要是定位和培养模式有所差异,并无高下之别。




二、报考人数增加,专硕越来越热

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倾斜、报考人数增加,专硕的“热度”持续走高。


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在近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专硕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占比超过60%。



例如,福州大学2018年招收专硕1831人,2022年招收专硕3140人,5年间扩招专硕1309人。暨南大学2018年招收专硕1700人,2022年招收专硕3400人,5年间扩招专业硕士1700人。


整体就业压力大,行业门槛也越来越高,考研似乎成了必需品。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选择专硕更多是因为就业需求和兴趣使然。




三、专硕延长至三年成新趋势

以往专业硕士的学制大多都是两年,或者两年半,但是近年来,已陆续有不少高校对专硕学制进行了调整,延长至3年。今年,又有多所高校做了类似调整。东南大学在2021年发布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也规定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除了专硕扩招,不少高校缩招学硕的消息也引起不少热议。

中国科技大学2022年5月6日发布了关于部分专业停招研究生的公告,而除了英语笔译停招的是专业学位硕士,其他都是学士学位。





四、学硕、专硕如何各司其职


一直以来,学硕和专硕“名义上差异化培养,实际上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较为明显。很多时候,二者都是共用同一套教学人马,共享类似的课程方案。这种方式虽然实施起来更为轻松便捷,却并未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诉求。


比如,通过设立实践基地、落实校内外双导师制等方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界和业界的对接。


和历史悠久的学硕相比,“年轻”的专硕仍需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是专硕树立口碑、健康发展的基础。


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还是要让各种制度落到实处,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最后,希望大家要结合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