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大学古代文学考研
中山大学古代文学考研考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614文献释读(4)807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复试专业课:F0106中国古代文学614 文献释读 主要考察考生对古代文献的标点与翻译,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评论的能力。
807 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 考试范围包括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各体文学(诗、文、小说、戏曲)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考试内容包括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对考生分析能力的考察。不再提供参考书目。
:根据中山大学官方发布的2015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数据,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科目如下: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614 文献释读 ...
现在保研还没开始呢,谁知道多少名额,总归和往年差不多,保送一半外面招一半
是的,袁行霈那部文学史一定要精读,至于文献释读,历年卷你也看了吧,都比较生僻,就看你的文学功底了,古代文学不一定要看,反正我是没看,有时间读读左传什么的,有点感觉就行。
我今年刚考取,报的戏曲方向,有什么事可以问我,我一定尽力帮助(二)中山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古代文学作品选读。1、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2、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掌握程度。3、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一.个人情况基本介绍本人前后考了两年,第一年以为617成绩不够而没有录取,本来想着调剂到云南大学了,都已经定档来着,后来还是不甘心,又决定再来一年,还好没有辜负。
先说一下,山东大学招古代文学的一共两个学院,一个是文学院,一个是儒学学院,文学院招生人多,每年8到10个,儒学学院招生比较少,每年2—3个。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7)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
参考书目为:1.《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2.《中国文学史》,袁世硕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4.《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5.《中国当代 文学史》,王庆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文艺学通论》,王汶成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7.《语言学概论》,葛本仪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语言学纲要》,叶蜚生、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山东大学历年期中期末试题,年年有原题二.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617)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的很多东西之前就学过,像神话思维是与先民的心智能力紧密相连的。原始先民的心智发展水平还处于在一个比较低级的阶段,思维主体和客体不能明确区分,在任何外界自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渗透关系。
在原始先民眼里,自然万物就和自己一样,拥有活泼的灵魂、意志和情感,能够和人进行神秘的交往。因此,原始先民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奇异色彩和生命活力的世界。这种感受、理解世界的方法,是神话诞生的土壤,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都是基本的知识点。
在复习的时候我建议是分成部分复习,因为他们是有联系的。这东西很细碎,所以书要好好看,要理解,死记硬背不可缺少,因为毕竟知识点在那儿,但是理解也是很重要的,理解之后就好记了。
只要把书啃透彻,把课后习题做会就没问题了,难的是考点,基本上看书的前两遍都是抓狂状,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讲什么,都要崩溃了……后来看了书大概4遍之后才开始慢慢理解,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耐心。
第一阶段:专注课本,我看课本主要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七月以前,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理清脉络,整理出要背的东西,可以是整体成题目的形式,也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出来,总之要为背诵阶段做好准备,知道背诵阶段要背些什么。
第二阶段:七月到十一月中旬,这段时间就是翻来覆去地背书,背的同时也不断加深着理解,背诵和理解是相辅相成的,理解地越到位就越好背,背得遍数越多就理解越深。
第三阶段:十一月中旬到考研,这段时间我开始自己用真题进行模拟考试,就是随便抽出一年地真题,准备几张A4纸,掐点进行作答。我认为这一步骤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会的东西不一定能流畅地写出来,“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还有一定距离。
备考中国文学史,我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了四五遍的书并做了三遍笔记,第一遍笔记很详细地写下基本的知识点,第二遍则列出书中每一章节大概的知识框架。
第三遍则要编织出一个知识网,搞清楚各个章节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指定教材的课后习题是一定要做的,我做了两三遍的课后习题,并有选择性地做了些研教新版的习题,里面还有往年的原题。
将题目和书上的知识点对应起来,抠字眼,把自己能想到的知识点都一一默写下来。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当然在做试题的这一个阶段,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个就比如,你先自己去做一遍,看自己会多少,不会又有多少,慢慢去做,认真的像对待真实考试一样去对待,按照那个标准要求自己,一个测试自己做题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做。
二个是看看自己实际水平如何,在做试题的时候第一遍先自己去做,然后再去对照答案,看自己解题思路跟答案是怎样的,有什么差异,取其精华,这样才是最好的做题,当然了这个是要在做了很多试题之后才可能练出来的,那就多做题,多思考。
还有在做的时候,把那些不会的以及出错的记录下来,然后就去逐一去解决,啃这些难啃的骨头,慢慢下来你就搞明白,弄懂了。再一遍之后你自己结合了之前的思路,以及之前的经验。
再认真从新做一遍真题,那样应该要有一个质的提升,这才配你这些试题练习效果,然后就是在考前再多翻阅那些你自己快要忘记的知识点以及题型,备战考试了。
到最后基本上就是全面熟悉真题,重点是要了解咱们学校考察专业课的习惯,比如怎么作答是比较能拿分的,回答侧重哪个方面才是出题人想看的,每个学校侧重的点和习惯都不同,例如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 。
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其诗有必达之隐而无难显之情 刚柔相济 纵意所如 触手成春 挥洒自如 丝毫看不出锻炼之痕 是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有时候写的符合老师的心理习惯,真的会加分哟。而且大家复习专业课的时候,也要会找、会划重点。
但是,最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自己的问题意识,在看的过程中就要讲理论串在一起,要去想哪些地方能出题,如果真的出了题要怎么回答。死背书是不行的,要在答题时有自己的观点。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很棒了。
近几年填空题分值都很高,细节和基础被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一定要注意,不要觉得什么不会考,而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段话。研教新版模拟题解析,解析方法很新颖,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带着兴趣去读你会有更多收获,方法仍然是泛读到精读到记忆,如下图:
了解自己的答题习惯,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陷入某些自己的思维方式给自己设下的陷阱。这个不同于老师的陷阱,它不管遇到什么卷子都会出现,这一个可以借助学长学姐指路,二则你自己隔个半个月再来看自己的卷子的时候其实也能自己看出不少问题。
专业知识复习方面要难一些,但是再难书多看几遍也就会了,真的就是这样。总结起来就是多看书,我这每本书至少看了6遍,还自己整理了笔记,所以考试的时候还算比较顺。
大概就是这样子,总结起来考试并不难,就是看你自己有没有下足功夫,啃透书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样。当然能拿到老师的PPT还是建议大家去搞到,因为出题的都是本院的老师。
老师想说想考的重点都在PPT上。怎么说呢,自己其实考的也不是很高,不是大牛,只是恰好幸运的进了,写下一些个人经验给大家参考,但是也希望大家能按照自己的路和规划走下去。
813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我一开始没摘抄笔记,先看个大概,第二遍我会边看边摘抄要点,这样速度会慢一点,但是会印象会更深,摘抄的过程中我会在书上做一些批注,将要点标上编号。
第三遍我会特别注意书中对某一要点阐述过程中列举的例子,有些简单的句子我会刻意记记,太复杂的我就先放过,答题的时候简单的事例,只要能阐明问题就可以。
第一复习时遍,把书通读,不要着急做笔记,把书上的知识点先理解了知道什么意思,这很重要,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功底和文学修养,掌握较为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
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和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必须概念准确、明晰,举例允当;回答问题简洁、全面;
论述问题观点合理、分析深入、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清晰,能够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事实、解决问题。
第二遍:买学姐的笔记,知道哪些是考察重点,开始背诵笔记上的知识点。做书上课后题。
第三遍:买一本历年的真题和期中期末试题,继续背诵知识点背一部分,对应做一部分题,尤其大题部分,做这个很管用很快可以理解、了解透。
第四遍:继续背知识点,大量找题来做,各个学校的考研真题,弄个错题本记录下来。
第五遍:默写知识点,达到脑子里能把书过下来,做真题把这些年来回重复的知识好好看。
专业课可以拯救或者毁掉一个人,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很多人其实现在还没有定好学校,所以专业课这块好没有开始看,但是定好学校专业之后就要开始正式地把专业课重视起来!
在每个时间节点上给自己制定一些计划,比如说:每天规定好看多少内容并完成多少,每周看多少内容,每月看多少内容。如果
完不成自己指定的计划,试试学习的时候不要玩手机,效率会大幅度提高。
在看书的时候切忌焦躁,专业课书本可能对比其他科目来说稍微有点难度,可能会出现刚开始看书看不太懂的情况,但是一定不能急躁,需要静下心来慢慢消化,也有关于专业课的视频资源,可以结合着视频理解,一些主要知识点是一定要记住的,比如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其运用。
结合书本按照自己的理解整合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可能你也有学长学姐的笔记,你可以结合这些笔记加深对课本的理解,但是不能盲目背诵,因为那是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写的笔记,只有把这些笔记理解之后写出自己的笔记,才算是融会贯通。
有了自己的笔记才算是自己的理解。笔记需要涵盖的是这块内容的框架,可以有自己的记忆习惯等等,只要看得懂,能根据笔记复述出文章内容即可。
一定要在每一章节内容学习完之后进行一个练习:把书本合上,然后根据笔记的框架把这章内容复述出来,接着把这章节的配套练习写完。一定不能光看书不练习,光说不练假把式,练习是对这一章节很好的总结。
而且要记得巩固和回顾!第二天把前一天的内容再进行一个回顾:就是看着笔记回忆出整个章节的内容,熟悉它的对应考点。第三天同样需要回顾前两天的内容,以此类推。
每个月或每周进行一次整体总结,把这个月或者一周的内容进行一次整体回顾。收获会非常大!不要以为这样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没有巩固的话。
你会发现一本书被背了以后,其中第一章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必须要进行不断重复,其实这种重复才是复习专业课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三.写在最后考研是一条漫长的路,一旦定下目标,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因为旁人的质疑而去怀疑自己。喧闹任其喧闹,自由我自为之!说实话,山大考大综合,表面上看内容很多,但你实际复习起来,并且中期通过研究真题后,好多重点是完全可以自己推出来的,而且分值都是固定的,复习重心也是可以明确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你既然选择了考山大,就不要放弃,一鼓作气冲下去,你只要坚持到了初试,上岸山大并不难!加油吧!
(四)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好考吗
1、很难简单说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是否好考。2、如果相对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来说则肯定好考,但如果和一般的学校比则不好考,毕竟是985重点大学。
3、一般来说是否好考看学校的名气和所处的城市,因为报考生源不同。
4、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备考情况,备考充分就好考,否则就可能不好考。
(五)中山大学考研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要考哪几门专业课?
初试:(1)101政治(2)201英语或203日语(3)721文献释读(4)407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复试专业课:514中国古代文学至于参考书目见这里:http:\/\/graduate.zsu.edu.cn\/popupnews\/zhaoban\/ss_cksm07.htm
根据中山大学官方发布的2015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数据,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考试科目如下:
(1)101 思想政治理论(2)201 英语一(3)614 文献释读(4)807 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复试专业课:S1115008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链接: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http:\/\/graduate.sysu.edu.cn\/gra02\/index.htm
中山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孙中山先生创立于1924年,初名国立广东大学,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 “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六)我想考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哪个比较好考?????
理论上说,东师相对好考。但这个专业是山大的弱一些,所以山大应该好考。但学校整体比东师强。所以你自己衡量。
山大的试题好像是综合性的,涉及的面儿比较广,东北师范大学试题偏向古代文学专业,面儿相对来说窄一点,不知道该怎么衡量
曹书杰教授,东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科带头人。论成色,也就是质量,应该是山东大学好,我的现代文学史老师的博导就是山大的孔范今老师。总之,不管是总的排名还是专业排名,山大都是很棒的;
但是论难度,也肯定是山大大,可我们考研要现实一些,没必要太高,如果你还想读博的话,我建议你考一个简单些的大学,因为硕士只是一个跳板,读博再冲名校也不晚;如果没想读博,则可以重重名校,有利于以后的就业。
仅供参考!(七)2012年报考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要考哪些科目啊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 203-日语 、 244-德语(外) 、 245-法语(外)
313 -- 历史学基础复试: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详见:http:\/\/www.yzms.sdu.edu.cn\/nrecruit\/recruit_showRecruitMajorCatalogInfo.do?collegeNum=017&ssbs=1&recruitYear=2011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研究方向: 先秦秦汉史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不指定参考书目(多选一科目) -- 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 203-日语 、 244-德语(外) 、 245-法语(外)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313 -- 历史学基础 不指定参考书目 研究方向: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不指定参考书目(多选一科目) -- 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 203-日语 、 244-德语(外) 、 245-法语(外)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313 -- 历史学基础 不指定参考书目 研究方向: 宋元明清史 101 -- 思想政治理论 不指定参考书目(多选一科目) -- 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 203-日语 、 244-德语(外) 、 245-法语(外)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
313 -- 历史学基础 不指定参考书目能看明白吗?就是说中国古代史会分三个研究方向,这是你在报名的时候就要进行选择的,不管你是哪个方向,只要是中国古代史,就要考政治和历史学基础还有外语,外语可以不是英语,历史基础一般考三个小时,三百分